行測輔導: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知識點梳理
2015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,9月3日是我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,我國將舉辦閱兵儀式,同時特赦四類罪犯:一是參加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、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服刑罪犯。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,參加過保衛國家主 權、安全和領土完整對外作戰的服刑罪犯,但幾種嚴重犯罪的罪犯除外。三是年滿七十五周歲、身體嚴重殘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刑罪犯。四是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 周歲,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,但幾種嚴重犯罪的罪犯除外。因此,此知識點很有可能成為2015吉林省下半年省考常識判 斷模塊考查的重點之一。下面對反法西斯戰爭過程進行梳理。
一、防御階段
1939年9月1日,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,在大批飛機、坦克的配合下,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。波蘭軍隊奮力抵抗,但波蘭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后的戰 術,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“閃電戰”。波蘭軍隊節節敗退,波蘭很快大片土地淪陷,英、法對德國宣戰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。
1939年9月,波蘭覆亡。蘇聯趁德軍侵入波蘭之際,開始向西擴展疆域,建立了所謂的“東方戰線”。
1940年,德國發動“閃電”攻勢。(稱“白色閃電”。1940年4月9日攻占丹麥和挪威,5月10日攻占荷蘭、比利時、盧森堡、隨后進攻法國。)
1940年5月10日,德軍決定采用“曼斯坦因計劃”完成對丹麥、挪威、盧森堡、荷蘭、比利時等國的占領。同時,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,侵入法國境內。
1940年5月,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。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,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。
1940年6月,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,意大利也趁火打劫,對法國宣戰,6月22日,法國投降。1940年7~10月,希特勒發出了關于入侵 英國的命令(海獅計劃)。德軍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。企圖迫使英國屈服。丘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奮起反抗,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。德國遭到了發動侵 略戰爭以來的首次失敗。
1941年6月22日,德國撕毀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》,執行巴巴羅薩計劃,德國軍隊以550多萬人、4000多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, 分為三路,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的進攻,蘇德戰爭爆發,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。蘇聯軍隊猝不及防,節節失利,蘇聯大片領土淪陷,蘇聯軍隊和武器裝備也損 失慘重。
1941年9月6日,德軍進攻莫斯科,蘇聯軍隊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奮力抵抗,粉碎了德國軍隊迅速占領莫斯科的企圖,這就是莫斯科保衛戰。1942年初,蘇軍展開反擊,殲滅德國軍隊50萬人,德軍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失敗,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。
1941年12月7日凌晨,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基地珍珠港,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。同時,日軍還在東南亞各地對英美兩 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,直到第二年春天,日軍侵占了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和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。次日下午,德意日同時對美國宣戰,太平洋戰爭爆發,第二次世界大 戰達到最大規模。
二、轉折階段
1941年8月,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,并發表聯合國宣言《大西洋憲章》。倡導自由、和平,反對侵略。同時,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。
1941年12月,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,由于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,美國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“中立”態度。并且加強對英國、蘇聯等各國的援助。
1942年1月1日,中國、蘇聯、美國、英國、澳大利亞、比利時、加拿大、哥斯達黎加、古巴、捷克斯洛伐克、多米尼加共和國、薩爾瓦多、希臘、危地馬 拉、海地、洪都拉斯、印度、盧森堡、荷蘭、新西蘭、尼加拉瓜、挪威、巴拿馬、波蘭、南非聯邦和南斯拉夫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《聯合國家共同宣言》,表示贊 成《大西洋憲章》,并決心共同打敗德、日、意法西斯的侵略,不到侵略國無條件投降,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。《聯合國家宣言》標志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。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,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,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,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。
1942年6月,日本軍部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,進攻美軍駐守的中途島。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劃,以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摧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,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,從而使太平洋戰場的形式發生轉折,日軍被迫由進攻轉變為防御,美軍則由防御轉變為進攻。
1942年7月17日,德國軍隊集中一百五多萬兵力和大批飛機、坦克,對蘇聯進行南北夾擊,向斯大林格勒發動猛烈進攻,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;駐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蘇聯軍隊拼死反抗,使德國軍隊始終未能完全占領這座城市,反而消耗了德國軍隊大量的有生力量。蘇軍集中兵力,對德國軍隊發動大規模的反攻,分割包圍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軍主力;到1943年2月蘇軍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。從此,蘇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階段,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式,更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式的轉變,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。此后,1943年7月德軍發動了庫爾斯克戰役企圖奪回戰場主動權,但沒有成功。
在北非戰場,1942年夏天,德意軍隊近逼阿拉曼,開羅告急,1942年1月,英國軍隊在阿拉曼一帶發動反攻,德意軍隊損失慘重,倉皇西逃,北非戰場形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。1943年年4月,北非德意軍隊投降。1943年7月,美英軍隊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,意大利發生政變,墨索里尼政府垮臺,9月,意大利投降,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。
三、反攻階段
1943年11月22~26日,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、羅斯福、丘吉爾及其隨從人員在埃及首都開羅會晤,簽署了《開羅宣言》。聲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將堅持對日本作戰,直到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,明確規定日本侵占的包括東北三省、臺灣、澎湖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給中國。
1943年11月28日~12月1日,蘇、美、英三國首腦斯大林、羅斯福、丘吉爾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,通過了三國首腦在對德國作戰中一致行動和戰后合作的宣言。會議決定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,代號“霸王計劃”以盡快打敗納粹德國。
1944年6月6日,280萬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,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。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。從此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,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。8月,盟軍進入巴黎,法國光復。
1945年2月,美國、英國、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、丘吉爾、斯大林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,解決戰后的重大問題,在蘇聯召開雅爾塔會議。會議的主要內容有: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,懲辦戰犯,實現戰后民主化,準備在戰后成立聯合國,蘇聯在歐戰結束三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等。
1945年4月,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。同時,蘇軍猛攻柏林。最終,以損失了40余萬人的代價攻克柏林。
四、結束階段
1945年4月12日,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突發腦溢血而逝世。
1945年4月30日,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身亡,蘇軍攻占柏林。
1945年5月8日,在太平洋戰場,美軍展開猛烈的進攻,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。中國等國家的抗日武裝也在亞洲各地展開了反攻。
1945年5月9日,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。
1945年7月,斯大林、杜魯門、丘吉爾(后換為艾德禮)在德國的波茨坦會晤,重申了雅爾塔會議關于處理德國問題的精神。會議期間,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的《波茨坦公告》。
1945年8月6日,美國投擲代號為“小男孩”的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。
1945年8月8日,蘇聯對日宣戰,蘇軍圍殲了中國東北的日本軍隊-關東軍,同時,中國的抗日武裝向日軍發動全面的進攻。
1945年8月9日,美國投擲代號為“胖子”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。
1945年9月2日,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“密蘇里”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。
模擬訓練
1.二戰時期,下列國際性文件涉及到中國政府收回臺灣主權的是( )
A.《大西洋憲章》 B.《聯合國家宣言》
C.《開羅宣言》 D.雅爾塔會議決議
【解析】C.A提出尊重各國領土和主權完整,倡導自由、和平,反對侵略。同時,美英加強了對蘇聯的援助。B簽字國保證用自己全部的經濟、軍事力量來對法西斯國家作戰,援助反法西斯的同盟國家,簽字國家不與敵人單獨媾和,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。C聲明盟國將堅持對日作戰,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,明確規定日本侵占的中國領土,如東三省、臺灣、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,允許朝鮮自由獨立。D提出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,懲辦戰犯,實現戰后德國民主化,準備在戰后成立聯合國,蘇聯在歐戰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,進一步協調了盟國的行動,加快了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。